sāntáng

三堂

  • 拼音sān táng
  • 注音ㄙㄢ ㄊㄤˊ

词语解释

❶ 唐虢州(今河南灵宝县南)刺史宅中庭园名。以屡经文士题咏而著名。

❷ 第三进堂屋。

引证解释

❶ 唐 虢州 (今 河南 灵宝县 南)刺史宅中庭园名。以屡经文士题咏而著名。汉语词典由//www.fhcha.com/cIDIan/提供

唐 韩愈 《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韵》序:“虢州 刺史宅连水池竹林,往往为亭臺岛渚,目其处为 三堂。”
廖莹中 辑注:“三堂 建於 开元 中, 吕温 尝记之。谓三者,明臣子在三之节;堂者,励宗室肯堂之义。”
唐 贾岛 《题虢州三堂吴郎中》诗:“半岸泥沙孤鹤立, 三堂 风雨四门开。”
宋 苏轼 《送王伯剔守虢》诗:“惟有使君千里来,欲饮 三堂 无事酒。”

❷ 第三进堂屋。

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原来这 山东 抚署是 明 朝的 齐王 府,故许多地方仍用旧名。进了三堂,就叫‘宫门口’。”
巴金 《抹布集·杨嫂》:“我们跑进三堂,很快地就跑进了 杨嫂 的房间。”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1.唐虢州(今河南灵宝县南)刺史宅中庭园名。以屡经文士题咏而著名。 2.第三进堂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