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āowǎng

夭枉

  • 拼音yāo wǎng
  • 注音一ㄠ ㄨㄤˇ

词语解释

❶ 短命早死。

❷ 比喻事情中途失败。

引证解释

❶ 短命早死。
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庐陵王墓下作》诗:“脆促良可哀,夭枉特兼常。”
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·党项》:“老而死,子孙不哭;少死,则曰夭枉,乃悲。”
王闿运 《黄司使诔》:“奄忽夭枉,至于永诀。”

❷ 比喻事情中途失败。

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功业夭枉,身名埋没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学术无成,功业夭枉。”

国语辞典

❶ 短命、早死。也作「夭折」。

《晋书·卷五一·皇甫谧等传》史臣曰:「王接才调秀出,见赏知音,惜其夭枉,未申骥足,嗟夫!」唐·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:「姻亲二十余年,不幸小女夭枉,不得与君子偕老,良用痛伤。」 汉语词典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1.短命早死。 2.比喻事情中途失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