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iúchéng

卧牛城

繁体臥牛城
  • 拼音wò niú chéng
  • 注音ㄨㄛˋ ㄋ一ㄡˊ ㄔㄥˊ

词语解释

❶ 宋徐梦莘《三朝北盟会编》卷六六:“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,贼至必击,善利、宣化、通津三门,善利门其首也,宣化门其项也,通津门在善利宣化之间,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。后如其言。”后因以“卧牛城”称宋代汴京(开封)城。

引证解释

❶ 后因以“卧牛城”称 宋 代 汴京 ( 开封 )城。

宋 徐梦莘 《三朝北盟会编》卷六六:“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,贼至必击, 善利、宣化、通津 三门, 善利门 其首也, 宣化门 其项也, 通津门 在 善利 宣化 之间,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。后如其言。”
元 马致远 《陈抟高卧》第一折:“欲寻那四百年兴龙地,除是这八十里 卧牛城。”
元 张国宾 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空指着 卧牛城 内富人家。” //wWW.FHChA.Com/CiDIaN/符号查提供

国语辞典

❶ 开封市的旧名。参见「开封市」条。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1.宋徐梦莘《三朝北盟会编》卷六六:"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﹐贼至必击﹐善利﹑宣化﹑通津三门﹐善利门其首也﹐宣化门其项也﹐通津门在善利宣化之间﹐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。后如其言。"后因以"卧牛城"称宋代汴京(开封)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