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íng

无宁

繁体無寧
  • 拼音wú níng
  • 注音ㄨˊ ㄋ一ㄥˊ

词语解释

❶ 毋宁;宁可。

无宁汝先吾而死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rather;

❷ 难道。

宾至如归,无宁灾患。

surely it doesn’t mean that…;

引证解释

❶ 亦作“无宁”。

❷ 宁可;不如。

《论语·子罕》:“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,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?”
明 文徵明 《<陈氏家乘>序》:“与其诬也,无寧略於所始,而传其疑也。”
洪深 《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》上篇一:“诗人与其使用那显然不合的或然之事……无宁使用未必然的显然合理之事。”

❸ 难道。

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宾至如归,无寧菑患?”
杜预 注:“言见遇如此,寧当復有菑患邪?”

❹ 犹无乃,实乃。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,无寧以为宗忧。”
杜预 注:“言 华氏 为 宋 宗室之羞耻。”
杨伯峻 注:“无寧,无乃也。”
宋 王安石 《酬王伯虎》诗:“贫贱欲救世,无寧犹拾瀋。”
郭沫若 《屈原》附录《我怎样写五幕史剧<屈原>》:“这种鼓励无宁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。” (//wwW.FHCHa.cOm/cIdIaN/)

❺ 不平静。

唐 韩愈 《答张彻》诗:“搜奇日有富,嗜善心无寧。”

国语辞典

❶ 宁可。也作「毋宁」。

《论语·子罕》:「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,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!」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亦作“无甯”。1.宁可;不如。2.难道。3.犹无乃,实乃。4.不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