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án

西蕃

  • 拼音xī fán
  • 注音ㄒ一 ㄈㄢˊ

词语解释

❶ 特指吐蕃。

❷ 亦作“西藩”、“西番”。我国古代对西域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。符号查汉语词典

❸ 指印度。

❹ 旧时对西洋人的泛称。

❺ 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旧称。

引证解释

❶ 特指 吐蕃。

唐 高适 《贺哥舒大夫破九曲》诗:“遥传副丞相,昨日破 西蕃。” 由符号查汉语词典提供

❷ 亦作“西藩”、“西番”。我国古代对 西域 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。

《晋书·桓伊传》:“臣过蒙殊宠,受任西藩。”
《南齐书·周盘龙传》:“师不淹晨,西蕃剋定。”
《北史·西域传序》:“煬帝 时,乃遣侍御史 韦节 、司隶从事 杜行满 使於西藩诸国。”
《明史·西域传二·西番诸卫》:“西番即西 羌,族种最多,自 陕西 歷 四川、云南 西徼外皆是。”

❸ 指 印度。

明 宋应星 《天工开物·杀青》:“西蕃 用贝树造成纸叶, 中华 又疑以贝叶书经典。” (//WwW.FHcha.COm/cidiAn/)

❹ 旧时对西洋人的泛称。

❺ 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旧称。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1.特指吐蕃。 2.亦作"西藩"﹑"西番"。我国古代对西域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。 3.指印度。 4.旧时对西洋人的泛称。 5.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旧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