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ūgōngdiào

诸宫调

繁体諸宮調
  • 拼音zhū gōng diào
  • 注音ㄓㄨ ㄍㄨㄥ ㄉ一ㄠˋ

词语解释

❶ 宋、金、元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。起源于北宋。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,首尾一韵;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,杂以说白,以说唱长篇故事。现存作品只有全本的金·董解元作《西厢记》和两个残本金无名氏作《刘知远》的残篇,元·王伯成作《天宝遗事》的残篇。参阅宋·王灼《碧鸡漫志》卷二。

引证解释

❶ 宋、金、元 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。起源于 北宋。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,首尾一韵;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,杂以说白,以说唱长篇故事。现存作品只有全本的 金 董解元 作《西厢记》和两个残本 金 无名氏作《刘知远》的残篇, 元 王伯成 作《天宝遗事》的残篇。参阅 宋 王灼 《碧鸡漫志》卷二。(//wWw.fhCHA.cOm/cIDiAn/)

国语辞典

❶ 一种古词曲。敷演故事,略如弹词,盛于宋、金间,属于说唱文学。因由许多宫调不同的曲牌所联缀成篇,故称为「诸宫调」。如董解元的《西厢记》。

宋·灌园耐得翁《都城纪胜·瓦舍众伎》:「诸宫调本京师孔三传编撰,传奇、灵怪、八曲、说唱。」 (//wWw.fHcha.cOM/ciDIan/)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曲艺形式。传为北宋孔三传所创。盛行于两宋和金元,元末已少有人能演。表演形式有说有唱,以唱为主。歌唱部分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联成短套,再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全篇。适宜说唱长篇故事。今存作品有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、佚名《刘知远诸宫调》(残篇)等。对元杂剧的形成有直接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