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族

  • 拼音wǔ zú
  • 注音ㄨˇ ㄗㄨˊ

词语解释

❶ 指族诛本人、两弟及两妻家。谓五服(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缌麻)内的亲族。辛亥革命后曾称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藏五个民族为“五族”。

引证解释

❶ 指族诛本人、两弟及两妻家。

《汉书·酷吏传·王温舒》:“光禄勋 徐自为 曰:‘悲夫!夫古有三族,而 王温舒 罪至同时而五族乎!’”
颜师古 注:“温舒 与弟同三旅,而两妻家各一,故为五也。”

❷ 谓五服(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缌麻)内的亲族。符号查//WwW.fHCHA.coM/CiDian/提供

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而今党人錮及五族,既乖典训之文,有谬经常之法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纪安帝隆安元年》:“收杀 觚 者 高霸 程同,皆夷五族。”
胡三省 注:“五族,谓五服内亲也。”

❸ 辛亥革命后曾称 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藏 五个民族为“五族”。

国语辞典

❶ 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藏合称为「五族」。

❷ 五氏族。

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:「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,因公子之徒以作乱。」 (//www.FHCha.coM/cIdiAN/)

❸ 五亲族。

宋·王禹偁〈一品孙郑昱〉诗:「五族不力穑,终岁饱且温。」

❹ 古代五百家称为「五族」。

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「令五家为比,使之相保;五比为闾,使之相受;四闾为族,使之相葬;五族为党,使之相救。」 汉语词典

❺ 高句丽的削奴、绝奴、顺奴、灌奴、桂娄五部族。

❻ 婕妤、容华、充华、承徽、列荣为官妃五族。

❼ 诛连五族。

《汉书·卷九〇·酷吏传·王温舒传》:「夫古有三族,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!」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1.指族诛本人﹑两弟及两妻家。 2.谓五服(斩衰﹑齐衰﹑大功﹑小功﹑缌麻)内的亲族。 3.辛亥革命后曾称汉﹑满﹑蒙﹑回﹑藏五个民族为"五族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