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íng

行取

  • 拼音xíng qǔ
  • 注音ㄒ一ㄥˊ ㄑㄨˇ

词语解释

❶ 明清时,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。

蒯知县为官清正,行取到京,钦授礼科给事中之职。——《警世通言》 //Www.fHCHA.COM/CiDIan/提供

send an official communication to transfer a local official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;

引证解释

❶ 又趋。

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三·孤儿行》:“上高堂,行取殿下堂,孤儿泪如雨。” 汉语词典

❷ 明 清 时,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。

明 李贽 《答焦漪园》:“潘雪松 闻已行取,《三经解》刻在 金华,当必有相遗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六:“稽清 知县,已行取做刑科给事中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九回:“未及数月,行取进京,授了给事中。”

国语辞典

❶ 旧时地方州县官员,若治绩良好,才能出众者,由朝廷行文调职京师,称为「行取」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六》:「嵇清知县,也行取做刑科给事中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一一四回》:「今遇主上眷念功臣,赐还世职,行取来京陛见。」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1.又趋。 2.明清时,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