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ǐshì

鬼市

  • 拼音guǐ shì
  • 注音ㄍㄨㄟˇ ㄕˋ

词语解释

❶ 唐代西域海西国的一种无人售货的集市名。

❷ 亦称“鬼市子”。指夜市。符号查汉语词典

❸ 鬼怪群聚之处。

❹ 指阴间集市。

引证解释

❶ 唐 代 西域 海西国 的一种无人售货的集市名。

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下·拂菻》:“西海有市,贸易不相见,置直物旁,名鬼市。”

❷ 亦称“鬼市子”。指夜市。

唐 郑熊 《番禺杂记》:“海边时有鬼市。半夜而合,鷄鸣而散,人从之多得异物。”
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潘楼东街巷》:“茶坊每五更点灯,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,至晓即散,谓之‘鬼市子’。”
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钞·鬼市子》:“按今京师有所谓黑市者,殆即 宋 时鬼市子乎!”

❸ 鬼怪群聚之处。

唐 无名氏 《辇下岁时记·鬼市辇》:“俗説 务本坊 西门是鬼市,或风雨曛晦,皆闻其喧聚之声。”

❹ 指阴间集市。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1.唐代西域海西国的一种无人售货的集市名。 2.亦称"鬼市子"。指夜市。 3.鬼怪群聚之处。 4.指阴间集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