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ōnglùn

公论

繁体公論词性名词
  • 拼音gōng lùn
  • 注音ㄍㄨㄥ ㄌㄨㄣˋ

词语解释

❶ 公正或公众的评论。

是非自有公论,不是某一个人说了就算。

public opinion;

❷ 公理;定理。

axiom;

引证解释

❶ 公正或公众的评论。
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庾 又问:‘何者居其右?’ 王 曰:‘自有人。’又问:‘何者是?’ 王 曰:‘噫!其自有公论。’”
唐 杜荀鹤 《送黄补阙南迁》诗:“自古有迁客,何朝无直臣。喧然公论在,难滞 楚 南春。”
宋 袁褧 《枫窗小牍》卷上:“时人语曰, 李相 太醒, 张相 太醉,此亦里巷之公论也。”
徐迟 《哥德巴赫猜想》:“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,大是大非,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。”

❷ 公理;定理。

严复 《<穆勒名学>按语》:“盖 呼威理 所主,谓理如形学公论之所标者,根於人心所同然,而无待於官骸之閲歷察验者,此无异中土良知之义矣。”
鲁迅 《坟·科学史教篇》:“初由经验而入公论,次更由公论而入新经验。”

国语辞典

❶ 公众或公正的评论。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「王曰:『噫!其自有公论。』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五一回》:「都督此言,甚是公论。」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公众的评论:尊重~ㄧ是非自有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