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zhěng注音ㄓㄥˇ组词抍的组词
部首扌部繁体部首结构左右总笔画7画部外笔画4
五笔RTAH仓颉QHT郑码DME四角54000统一码628D笔顺一丨一ノ一ノ丨

抍字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hěng(ㄓㄥˇ)

⒈  上举;升。

⒉  拔。由//wWw.fHCHa.CoM/ZIdIAN/提供

⒊  救助。

⒋  取;收。

统一码

抍字UNICODE编码U+628D,10进制: 25229,UTF-32: 0000628D,UTF-8: E6 8A 8D。

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?拯㐼

康熙字典

抍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?蒸上聲。《說文》上舉也。易曰:用抍馬壯吉。◎按易渙初爻,今文作拯。疏云:用馬以自拯拔也。亦上舉之意。《揚子·方言》拔也。出㲻爲抍。㲻,古文溺字。

又《廣韻》救也,助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職幣》振掌事者之餘財。《註》振,猶抍也。《疏》以財與之謂之抍。

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之庱切,音整。《集韻》諸仍切,音蒸。義?同。

又《廣韻》識蒸切《集韻》書蒸切,?音升。亦上舉也。

又《集韻》辰陵切,音承。来源符号查

又常證切,丞去聲。義?同。《說文》或从登作撜。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或作拯。

又作承。別作丞。《聲類》《玉篇》氶,亦同抍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抍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
上舉也。从手升聲。《易》曰:“抍馬,壯,吉。”撜,抍或从登。蒸上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拯,非是。〖注〗氶,同抍。或作拯,又作承,别作丞。